这么多企业为何宁可贴牌也不愿创立自己的品牌?原因在于对自己的产品质量缺乏信心。2016年,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重庆出口摩托车进行专项抽查,共抽查7批,检出不合格5批,不合格率高达71.42%。
质量差的产品拼杀市场,最主要的“武器”就是打价格战。一名行业人士举例说,1999年,一辆排量为125毫升的重庆摩托车,在越南市场的售价约为750美元;2000年,其售价陡降为200美元左右,利润从最高峰时的300美元降至30元人民币。
“14元一斤的摩托车还能有多少利润?”2006年全国两会上,力帆董事长尹明善坦言,价格战剥夺了企业利润,逼迫企业以更低成本投入生产,产品质量愈加低劣,长此以往,形成恶性循环。
20年,2726个“重庆品牌”崛起
有这种“痛的领悟”的企业不止鑫源一家。“重庆摩帮”的另一个成员——重庆威马动力机械有限公司,在上马农机项目后,也不遗余力地通过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含金量。